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设立涝坡区;1998年4月,改称涝坡镇;[2]2001年1月,原属柳沟乡的11村和原属陡山乡的8村并入涝坡。200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7亿元,财政总收入11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10元。[3]截至2020年6月,涝坡镇辖11个社区。[4] 201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7亿元,财政总收入22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10元。该镇农业生产逐步由传统生产向特色生产,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方向转变。该镇招商引资、民营经济、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发展迅速,同时社会事业及两个文明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涝坡镇因辖区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坡地较多而得名。2019年,涝坡镇有工业企业49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2个。[4]
2022年以来,涝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确定了“新兴产业高地、品牌农业富地、文旅康养胜地”三大高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税收2500余万元,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3.7亿元,工业技改投资1.7亿元,同比增长179%,投资增速位列全县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亿元,同比增长190%,增幅位居全县第一。[5]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