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张藩

日本江户时代的制度用语之一
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个制度用语。在当时拥有一万石以上的大名,他们均称作藩主。藩这个字是由中国古代的汉语而来,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引用中国的制度为标准所制定的体制。这个体制直到1871年废藩置县为止而取消,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废藩之前的总数共有276藩。藩这个名称在江户时代并非是正式的制度名称,所以只限某一部份人在使用,在元禄年间之后也只是到处可以看见的这样的称呼的程度。直到明治时代正式成为公有的制度,这个名称才开始被广为使用。

概述

尾张藩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个藩,是江户幕府御三家之一。位于美浓国以及尾张、三河及信浓部份领域,藩主是尾张德川家。居城是名古屋城,明治时代初期称作名古屋藩。石高为61万9500石,为御三家最高。61万石包括了美浓国13万石、尾张国47万石、三河国5千石、近江国5千石及摄津国200石,此外信浓国木曾有无石高的领地。

历史

尾张名古屋藩屋敷尾张藩的前身是清洲藩。1607年因松平忠吉病逝后无子继承而被废藩。而德川家康九男德川义直以47万2344石入主清洲,并开始建造名古屋城而立藩。1619年加封至56万3206石。1671年加封至61万9500石。因义直年幼,初期安排了家康时期老臣协助藩政,协助藩内米产增加,开发新田,设立年贡制度,确立了藩政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