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

美国的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之一
1
2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英文名: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成立于1914年,是美国的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之一,服务于联邦储备系统的第七联邦储备区[b][1][2][3][4]该机构地址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南拉萨尔街230号,现任行长是奥斯坦·古尔斯比[a][5][6]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的职能是参与制定美国国家货币政策,监督和管理银行业机构,并为银行和类似机构以及美国政府提供金融服务。[2]1914年11月16日,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开始营业。1918年,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成立统计和分析部门。1923年,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参与组成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立。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协调第七联邦储备区的债券发行。[7]1970年,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开始负责监督所有地区银行公司。[8]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放缓,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参与了区内的合作经济发展项目。[7]2001年,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开设了一家货币博物馆。[9]2009年,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开始定期进行压力测试。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制定了强制性居家办公方案。[7]2023年1月,奥斯坦·古尔斯比成为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10][6]

历史沿革

成立背景

1913年12月23日,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签署了《联邦储备法》,正式成立联邦储备体系。根据该法案,同时成立了储备银行组织委员会(RBOC),其任务是确定8到12个联邦储备区和银行的位置和边界。[11][1]1914年4月2日,储备银行组织委员会发布了入围联邦储备银行的城市和地区的名单。芝加哥被划定为联邦储备系统的第七联邦储备区,其辖区包括伊利诺伊州北部和印第安纳州威斯康星州南部、爱荷华州全境以及密歇根州下半半岛[c][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