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简称“EMSS”)[1],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治、重症监护室救治和各专科“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2]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一般设在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病人的第一线。[3]急诊医疗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将重症监护技术运用于院前急救,二是建设急危重症病人抢救绿色通道。这两大趋势催生了无缝衔接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实现院前与院内急救技术水平保持同步提高和发展是EMSS极为关键的一点。[4]因此,2004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EMSS“三环理论”思想,即院前急救体系、院内急诊体系和重症监护治疗体系,三个体系环节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从而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治疗全程一体化的急诊医疗服务模式。在“三环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EMSS建设不断完善与发展,已进入以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急诊医学3.0时代。[5]
概述
急诊医疗勤务体系(EMSS)是负责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合理分诊、有组织地转送病人及与基地医院密切联系的机构。实践证明急诊医疗勤务体系是实施急诊工作的最佳形式。各国的EMSS根据其本国具体条件稍有不同,但其组织形式、职责等却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