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湖

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剧
1
4
《天鹅湖》(俄语:Лебединое Озеро,[2]英语Swan Lake[1])是由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作曲,文策尔·莱辛格尔担任编导,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的四幕芭蕾舞剧。该剧于1877年3月4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后来又经法国编导大师佩蒂帕及其弟子伊万诺夫改编。[3][1]《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三部芭蕾舞剧代表作品之一,与《胡桃夹子》《睡美人》并称为“芭蕾皇冠上最璀璨的三颗钻石”。[4]
1875年,柴可夫斯基应俄罗斯皇家剧院之约开始创作《天鹅湖》的音乐。早在1871年,柴可夫斯基就曾根据德国童话《天鹅池》创作了一段独幕芭蕾音乐。这段音乐里就已经包含了天鹅主题,这段音乐成为后来《天鹅湖》中第二幕的音乐基础。另外,柴可夫斯基也将他创作的歌剧改编进《天鹅湖》中。[5]有研究者认为,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改编的《天鹅湖》剧本是借鉴了《被盗的面纱》《约琳特和耶林格尔》等多个童话创作而成。[1]
《天鹅湖》讲述了一位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王子对奥杰塔一见钟情。王子挑选新娘之夜,恶魔让他的女儿黑天鹅伪装成奥杰塔以欺骗王子。王子及时发现,奋击恶魔。[6]关于《天鹅湖》最后的结局,至今为止有很多个版本,悲喜不一。[7]《天鹅湖》中著名的舞段“白天鹅双人舞”“四小天鹅舞”“天鹅大群舞”“黑天鹅独舞”等,标志着芭蕾艺术在19世纪末取得的最高成就。[8]四小天鹅舞曲》是剧中最受欢迎的舞曲之一。[9]
由于编导对音乐的理解不透彻、演员对舞蹈的不适应等多方面因素,1877年《天鹅湖》首次公演并不成功。[5]1895年,由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帝国芭蕾舞团首演的佩蒂帕和伊万诺夫共同编导的《天鹅湖》大获成功,从此该剧被公认为是俄罗斯学派的经典代表作,世界各大芭蕾舞团争相上演和效仿。[10]《天鹅湖》是芭蕾舞剧史上最负盛名的经典之作,更成为各国芭蕾舞团必不可少的保留剧目。其中,黑天鹅32个"挥鞭转”成为衡量芭蕾演员和舞团实力的试金石[1][11]在音乐方面,《天鹅湖》填补了一流音乐家在舞剧音乐领域中创作的空白,其场景音乐以及四小天鹅舞曲等已经成为世界经典。[5][12]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