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丛枝病

竹丛枝病
竹丛枝病是一种影响多种竹类植物健康的疾病,主要感染淡竹、箬竹、刺竹、刚竹、哺鸡竹、苦竹、短穗竹等品种。[1][2]

病症简介

竹丛枝病的主要寄主包括淡竹、箬竹、刺竹、刚竹、哺鸡竹、苦竹、短穗竹等多种竹类植物。受此病影响的竹子生长能力减弱,发笋数量减少,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植株死亡。在病情严重的竹林中,甚至可能导致整片竹林的衰退。

症状表现

竹丛枝病的症状最初表现为少数竹枝受到影响。患病的枝条春季会生长出多个细弱的分枝。每年4月至6月期间,这些病枝的顶端鞘内会产生白色的颗粒状物质,大小约为5-8×3毫米。此外,在9月至10月期间,新生长的病枝梢端的叶鞘内也会出现类似的白色颗粒状物质。病株通常首先从少数竹枝开始发病,随着时间推移,病害会逐渐扩散至所有竹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