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集-抖音百科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他是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虞集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后迁居临川崇仁(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他自幼受到家庭教育,曾跟随名儒吴澄学习。元成宗大德初年,他被推荐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并历任国子助教、博士等职。元仁宗时,他被任命为集贤殿修撰,兼任翰林待制和国史编修。在泰定帝统治时期,他提出了在京师以东地区开展水 利营田的建议,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元文宗夺取皇位后,他被晋升为奎章阁侍书学士,并与赵世延一起负责编纂[zuǎn]《经世大典》。至顺三年(1332年),他被任命为翰林侍讲学士。元宁宗驾崩后,他因病返回临川,从此不再出仕。至正八年(1348年),虞集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他被追赠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仁寿郡公,并谥号为“文靖”。虞集是元中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与揭傒斯、范梈、杨载并称为“元诗四大家”。他的诗体裁多样,既典雅精切,又格律谨严,深沉含蓄,纵横自如。他还以文名闻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一起被称为“元儒四家”。他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等著作。[1][2][3] 人物生平
家学渊源
虞集于南宋咸淳八年二月二十日 (1272年3月21日)生于湖南衡阳。德祐[yòu]元年(1275年,元至元十二年),元朝南下攻宋,虞汲为避战乱,携虞允文等侨居临川崇仁二都(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石庄乡),自此成为崇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