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齐丘

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
宋齐丘(887年-959年),本字超回,改字子嵩,豫章(今南昌)人。世出洪州(今南昌)官僚世家,祖居庐陵(今吉安)。烈祖建国(九三七)以为左丞相,迁司空,卒年七十三,谥缪丑。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宰相),晚年隐居九华山。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乾道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入蜀记第三》中写道:“南唐宋子篱辞政柄归隐此山,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由是九华之名益盛”。[1]

人物经历

宋齐邱出身于江西省高城乡的缅村。家族原先居住在庐陵(今吉安),他的父亲宋讷曾参与黄巢起义,后担任洪州节度使副使,直至因病去世。
在豫章(今南昌)发生动乱时,宋齐邱与家人一起逃亡,最终投靠了金陵刺史李昪。李昪对宋齐邱非常赏识,并任命他为宾客。贞明四年(918年),李昪因朱瑾杀徐知训而渡江平乱,宋齐邱提出的计策对平乱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局得到稳定。尽管李昪准备重用宋齐邱,但由于徐温的反对,宋齐邱只获得了殿直军判官的职务。在这个职位上,他工作了十多年,一直未能升迁。
徐温去世后,宋齐邱被提拔为左司员外郎,后又升迁为谏议大夫和兵部侍郎,参与了重要的政策和决策。由于父亲的改葬,他请假返回豫章,之后在九华山隐居,吴主睿帝杨溥多次召唤他却未能成功。李璟在大将军任内,曾多次召他为官,最终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和左仆射平章事。李昪建立南唐后,宋齐邱进一步升迁为司徒,主管尚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