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黄牛

贵州“四大黄牛”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78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
关岭黄牛,又称关岭牛,是贵州“四大黄牛”之首,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级重点保护的78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关岭黄牛产于贵州省西南部,四川盆地和广西盆地之间的贵州高原,多为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的聚居地。产区分布达十九个县,但以中心产区之一的关岭县最闻名。苗族和布依族养牛历史悠久,当地少数民族婚丧祭祀,早有用牛的习俗。[1]

生物特征

关岭黄牛额平或有微凹,角形多种多样,有上生、侧生、前生者,一般角均较短。公牛肩峰明显,峰高于背线约8~15厘米不等,母牛肩峰一般仅略高出于背线2~3厘米。垂皮较长,自下颌延至前胸部,宽度有达15厘米者。胸较深而略窄,尻部倾斜。尾根较高,尾细长,尾帚过飞节。前肢正直,后肢飞节多内靠,四肢关节筋腱明显,蹄质致密坚固。乳房较小,乳头细短,皮薄而致密,毛细软,黄色居多,其次为褐色和黑色,也有极少数是花斑的。鼻镜多数呈黑色,少数肉色。从整体看,体型似有偏细致和偏粗壮的两种类型。
关岭黄牛(公牛)

品种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