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

哲学概念
世界观(英语:View of World;德语:Weltanschauung,也称宇宙观)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总的根本看法,它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表现形式就是哲学。世界观不仅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意识观等宏观层面的观点,还体现了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等个人微观层面的理解和态度。[1]
古典时期的世界观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与自然哲学当中,如以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学、以《山海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等体现了早期人类文明对世界的朴素认识,以泰勒斯为开端的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家试图寻找一种确定的物质元素作为世界的本原。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处,古希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世界观哲学体系,柏拉图提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世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四因说,并强调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实证研究来理解世界。[4]在中国,道家哲学如老子的《道德经》则提出“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的力量,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道生,这种观念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角。儒家则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强调道德和社会秩序,与西方的理性主义相比,更注重伦理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西方中世纪之后的世界观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试图以神学理论作为基础来解释世界,如托马斯•阿奎纳融合了基督教神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强调以神为基础的自然法是世界的本质规定。[5]近代以来的各种世界观则与彼时的自然科学发展、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和社会政治背景变革紧密相关,如笛卡尔以“我思”为基础,建立了近代第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世界观体系;黑格尔则以观念作为根基,建设起了近代最为庞大完整的观念论世界观体系;在前人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条件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强调阶级斗争社会变迁中的作用。[6]
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是在前人思想材料的基础上完成的,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历史的批判继承关系。同时,世界观的变革和社会变革不完全同步,新世界观往往产生于旧社会,而旧世界观也还会在新社会中残存,继续产生影响。世界观是社会意识的核心,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都影响和制约着当时自然科学、伦理道德、审美观点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的发展,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也是由世界观决定的。世界观还具有能动作用,个人的世界观影响着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6][7]

概念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