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登第二

沃尔登第二
1948年斯金纳出版了《沃尔登第二》(Walden Two,也译《桃源二村》)。在该书中他描绘了一个按照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设计的理想化的文化。

内容简介

沃尔登第二是一个由一千户人家组成的理想化公社。这个公社具有一些特点:没有私有制家庭,相反,居民住在联合公寓里;儿童不与他们的父母住在一起,他们最初住在托儿所,而后住进集体宿舍,十三岁左右搬进他们自己的公寓;生活设施内不设炊具设备;一切用餐都在公社餐厅,在那里保证健康的饮食,并使个人从做饭这种简单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沃尔登第二的妇女没有做饭、打扫、或带孩子的负担,因此能同男人一样充分实现他们的潜能;鼓励十六、七岁的青年人结婚生育;由于夫妇是根据志趣结合的,因而婚姻关系易于白头偕老,不存在金钱问题,不存在抚养儿童的负担;由于一般父母不具备正确抚养儿童的知识和设备,儿童不与父母居住在一起,而是有专家抚养。目的是“使沃尔登第二的成年人都把一切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而每个儿童都把每一个成年人看作是他的父母”(斯金纳1948,第142页)。
沃尔登第二实行的是个别化教育,因而每个儿童都能按他们独特的情况发展自己。不存在所谓的“正规”教育,教师只是指导者。教育是由公社的工厂或实验室提供的。即使在大学阶段,也只是“教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凭自己的能力去自由地获取任何东西。在公社中不存在年计划分和毕业文凭。
在沃尔登第二,实际上不存在金钱,相反,每个人都有义务完成一千二百个工分。尽管有些工作比另一些工作值更多的工分,但这个定额大约仅需每人每天劳动四个小时。例如,收集垃圾或清洗阴沟之类的令人讨厌的工作就比从事愉快工作值更多的工分。因此从事不愉快工作的人比从事较愉快的工作的人的必要工作时间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