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则徐传-抖音百科
《林则徐传》是由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国桢撰写,于2010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人物传记。[1]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研究了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和社会矛盾,全面论述和评价了林则徐的一生事业,宣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情怀。 图书简介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蚀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yīng]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zhuó]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病逝。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林则徐逝世后,全国哀悼,福州建祠奉祀。福州的林则徐祠堂额称林文忠公祠”,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楼式的大门樯[qiáng],气势凌空。大门前有一对石狮拱护,栩栩如生。入大门是仪门厅”,中间石铺甬道,两侧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兽,两旁的回廊里,则陈列20多面的仪仗执事牌。在紫禁城骑马”、湖广总督”、两广总督”、江苏巡抚”、陕西巡抚”等等。有楹联曰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万端。林文忠 公祠”是于1982年改为林则徐纪念馆”的,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街的门墙新匾林则徐纪念馆”,又左匾中兴宗衮”,右匾左海伟人”。福州市人民教育委员会以林则徐纪念馆”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地。这里在福州人民,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硕大的丰碑。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