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珠

木犀科木犀属植物
佛顶珠(学名:Osmanthus fragrans'Xiaoye Fodingzhu'):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单叶,叶片革质,全缘,两面通常具腺点;具叶柄。花两性,雌雄异株或雄花两性花异株,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顶生的短小圆锥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花萼钟状,4裂;花冠白色或黄白色,呈钟状,圆柱形或坛状,裂片4枚,花蕾时呈覆瓦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上部,药隔常延伸呈小尖头;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长于或短于子房,柱头头状或2浅裂,不育雌蕊呈钻状或圆锥状。果为核果,椭圆形或歪斜椭圆形,内果皮坚硬或骨质,常具种子1枚;胚乳肉质;子叶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23。
小苗当年就可以开花,开花时花序集中新梢顶端,含胞待放时象一粒粒白色珍珠,由此而得佛顶珠之美名。更适合用作盆栽。

形态特征

佛顶珠属常绿灌木,抗逆性香花,其长势旺盛,树冠紧凑,分枝短密;高0.5-2.0米,叶片墨绿色,网络明显;呈长椭圆形,平均长6.0厘米,宽2.6厘米,长宽比2.30左右;叶面内凹,呈‘V’字形,叶缘有锯齿,雌蕊退化,不结实;花淡乳黄至纯白色;从8月中下旬开始放花,盛花期从九月上旬至次年元旦春节期间,花序密繁,顶生花序独特;花期长达半年之久。新梢及嫩叶紫红色,与老叶墨绿色可形成鲜明的对比。
佛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