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楼

建筑
一般指非常高的高楼大厦,比喻大楼似乎有摩天轮那么高。例如:台湾101大楼、迪拜哈利法塔、广州广州塔等超高层建筑。在中国大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根据世界超高层建筑学会的新标准,300米以上为超高层建筑。

历史沿革

11世纪中央高塔建成时,只有4层,这在当时已是罕见的高大建筑了。塔的墙壁用石块砌筑,每层须能承载其上各层的重量。为了使塔身能巍然矗立,最底层的墙不得不厚达5.2米。利用承重墙的建筑物至多高5层左右。因为最底层的墙无论多厚也不能支撑更高的结构。只有利用框架支承上层重量,外加较轻的墙壁抵挡风霜雨雪,才可能建筑高楼。中世纪木骨架房屋便是朝这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到了19世纪,钢铁产量大增而且性能可靠,才有了根本解决办法。
摩天楼
第一座整体铁框架承重建筑物,是于1860年在英国希奈斯建成的4层船库。它高16米,有铸铁柱和跨度9米的熟铁梁,用螺栓紧紧固定。但摩天大楼的产生地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