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第一款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1
4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代号:DF-5,北约代号:CSS-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具备洲际射程的弹道导弹。[6][3][1][7]主要承担中国核威慑的任务。[8]
1965年3月,中央专委决定研制洲际导弹,并将其命名为“东风五号”。1971年、1972年和1973年,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分别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点火发射试验,但均未能获得完全成功。[5]1976年文革结束后,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的技术方案和各系统设计进行了彻底改动,研制进度加快,可靠性也大幅提高,在之后数次不同弹道的飞行试验中都获得成功。[5]1980年5月18日上午10时整,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在酒泉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落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标志着东风五号全程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2]1984年10月1日,东风-5洲际导弹在建国35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展示。[6]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洲际地地战略导弹,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井和发射台发射。[1]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研制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第一代洲际导弹,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进行洲际导弹全程试验,并获得成功的国家,它打破了超级大国对洲际战略核武器的长期垄断。[5]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