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

生物学名词
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是指不具有脊椎骨的比较低等的动物类群,不论种类还是数量都非常庞大,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存约100余万种。[1]
无脊椎动物从生活环境上看,海洋、江河、湖泊、池沼,以及陆地上都有它们的踪迹;从生活方式上看,有自由生活、寄生生活和共生生活的种类;从繁殖后代的方式上看,有的种类可进行无性繁殖有的种类可进行有性繁殖,有的种类既可进行无性繁殖还可进行有性繁殖,个别种类还可以进行幼体生殖、孤雌生殖等。按其进化顺序,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类群。[1]
无脊椎动物多数体小,但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大王乌贼属的动物体长可达18米,腕长11米,体重约2吨。无脊椎动物多数水生,大部分海产,如有孔虫放射虫、钵水母、珊瑚虫乌贼及棘皮动物等,全部为海产,部分种类生活于淡水,如水[]、一些螺类、蚌类及淡水虾蟹等。蜗牛鼠妇等则生活于潮湿的陆地。而蜘蛛多足类、昆虫则绝大多数是陆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大多自由生活。在水生的种类中,体小的营浮游生活;身体具外壳的或在水底爬行(如虾、蟹),或埋栖于水底泥沙中(如沙蚕类),或固着在水中外物上(如藤壶牡蛎等)。无脊椎动物也有不少寄生的种类,寄生于其他动物、植物体表或体内(如寄生原虫吸虫绦虫、棘头虫等)。有些种类如蚓蛔虫和猪蛔虫等可给人类带来危害。[1]

分类

生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