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抖音百科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英文:SHAANXI OPERA RESEARCH INSTITUTE)是西北地区大型艺术团体,前身为1938年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1]现任院长为李梅。[4][5][a]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抗战8年中先后在190多个地方演出了1475场,观众多达260万人次。[6]民众剧团在解放后整建制移到西安,并于1952年组建为西北戏曲研究院。1955年,西北戏曲研究院改为陕西省戏曲剧院,1980年2月又改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成为集研究、创作、教学和示范演出于一体的大型艺术团体。[6][2]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于1998年创排了大型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2]2007年10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推出以“经典性剧目,高水平演出,公益性票价”定位的“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1]2012年4月,由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联合共建的“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成立。[7]2019年11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8]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主要演出剧种为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年均演出400场以上。拥有马友仙、李瑞芳、边肖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15位“梅花奖”、3位“文华表演奖”和9位“上海戏剧白玉兰奖”演员。[1] 发展历史
1938年,在毛泽东的倡导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前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由著名诗人柯仲平和戏剧家马健翎创立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戏曲院团。民众剧团成立之初,毛泽东曾经从自己《论新民主主义》的稿费中拿出300大洋,送给剧团。彭德怀、贺龙将战场缴获的日本军刀、呢子大衣等送给剧团做演出道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