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曾公亮(999-1078),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刑部郎中曾会(952-1033)次子,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科学家。《宋史》有《曾公亮传》。曾公亮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1]。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gào]、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累封鲁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2][3]
皇祐三年(1051),曾公亮升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嘉祐六年(1061),升任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与宰相韩琦共同主持朝中政事。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曾公亮任昭文馆大学士,累封为鲁国公。熙宁三年(1070),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熙宁四年(1071),曾公亮起判永兴军。元丰元年(1078),曾公亮去世,终年八十岁。神宗临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逝世,被追赠太师中书令,得以配享英宗庙廷谥号“宣靖”。[3][4]
曾公亮平生著作很多,除参加编撰《新唐书》250卷外又私撰《唐兵志》3卷、《唐书直笔新例》1卷、《武经总要》等等。《武经总要》是曾公亮和端明殿学士丁度康定元年至庆历四年(1040~1044)承旨主编的一部兵书,共40卷,分前后两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zuǎn](承旨)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3][5]

人物生平

仕途迁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