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后国(日语:豊后国/ぶんごのくに Bungonokuni),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位于九州东部的西海道,其领土大致对应现今大分县北部以外的部分区域[1]。丰后国曾被称为丰州,石高约为41.8万石(庆长年间数据)[2]。历史上,丰后国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包括明治时期的废藩置县改革,最终并入大分县[3]。
自然地理
丰后国地处九州东部,北临耶马溪和由布岳,与丰前国相邻;南部通过祖母山和倾山与日向国连接;西部则通过水 绳山地和宝珠山系与筑前国及筑后国相界,西南方向的阿苏山和九重连山将其与肥后国隔开。此外,丰后国还通过周防滩与周防国和长门国隔海相望,东侧则是丰后水道及其对岸的伊予国。境内拥有九州平均海拔最高的山岳地带,以及丰富的温泉资源。尽管国土多为山地,但也有大野川和大分川形成的冲积平原,以及国东半岛中部和沿海地区的广阔平原。丰后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尤其是东部的臼杵湾、津久见湾和佐伯湾沿线,分布有多处优良港口,这使得以濑户内海为中心的海运业得以发展。在大友家的城下町,常有葡萄牙商船停靠,促进了西方文化和技术的传播。
行政区划
丰后国在其历史上的不同阶段,经历了多次行政划分。最初,丰国被分为丰前和丰后两个国家。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丰后国的辖区也有所调整。在明治维新期间,丰后国经过废藩置县改革,最终成为大分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