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襄(1910-1993年),男,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景德镇“雪景大王”,又名恂松,别号华舜,斋名:明泉古屋。原籍江西都昌,世居景德镇,擅长工艺粉彩雪景山水。[1]1913年就读于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学校,1925年从何许人学艺。1959年被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代表作有“扫雪图”、“雪归图”、“赏雪图”等,在全国多次陶瓷美展中获奖。[2][3]2011年1月22日,被追忆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3] 人物简介
余文襄(1910-1993)是闻名遐尔的陶瓷美术家,自幼热爱大自然,酷喜作画。虽说家乡故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名山大川和楼阁胜境,但隆冬那冰雪皑皑的山峰,迷茫的无垠雪原,挂满冰棱的大树小枝。这一切都使他志驰神往、流连忘返。自古以来,冬天里北风呼啸中那飘飘洒洒的飞雪,人们都视之为吉祥之物,“瑞雪兆丰年”,表达了劳动人民对雪的美好寄托。可以说,对乡土风光的挚爱,对飞雪的无比迷恋,是促使他早年投师于当时颇负盛名,景德镇陶瓷美术鼎鼎名望的画家何华滋(俗称何花子)门下的重要原因。在何老师循循善诱指点之下,他从临“芥子园”画谱人手,继之学习古代范宽、李成的雪景山永,同时,对清代界画家袁江、袁耀的许多作品也爱不释手,扎扎实实化过一番功夫加以悉心研究。 十年动乱,完全剥夺了老人的艺术创作自由。随着“四人帮”的倒台,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余老可以说是开足了马力,鼓足了劲,真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用先生自己的话说:“我已年过古稀,拿笔时间不多了,更要为你们后人多留一点东西。”先生身体力行,踏踏实实地按照自己所说的话,创作了一件又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经笔者不完全统计,先生从文革结束到退休时的数年时间里的作品,大大超过了以往近三十年作品之总和,可见老人晚年创作精力之旺盛,以及他对艺术的狂热之爱恋。这些作品,品味之高,描绘之精妙在以往的作品里也可以说是不多见的。
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