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隗,生卒不详,姓隗,其真实名字不清,晋文公第三位妃子,主要活动于晋惠公、文公时期,赤狄廧咎之女。晋献公时,晋国发生了骊姬之乱,公子重耳被迫出逃。他们一行渡过黄河,几经辗转来到黄河西岸自己的舅氏中山(白狄一都)以便观察国内动静。于是,中山便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中山是叔虞的子孙封国,素与晋关系密切。重耳一行居中山期间,中山伐赤狄廧咎如部时取得胜利,俘获了唐咎如的二个女子叔隗和季隗,并将这俩个女子送于重耳。重耳自娶季隗为妻,后生伯鯈叔刘二子。重耳出来后不久,献公病卒,与重耳一样出逃的公子夷吾,在秦人支持下归国即位,是为晋惠公。惠公为了巩固其统治,命寺人披微服戎狄来行刺重耳,以绝后患。重耳看到中山势弱,认为不足以作后援,安全又无保障。于是决定离开居住了十二年的中山,去投奔齐国。临行前,他对季隗说:“你可等我二十五年,若我再不能来的话,你可嫁人。”季隗回答:“二十五后,我便进了棺材,何能嫁人?放心地走吧!我会一心一意地等待夫君归来的。”后来重耳终于在惠公死后,怀公刚即位不久在秦人支持下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文公即位的头一年,白狄中山部闻讯后便派人将季隗送到晋国。[1] 笔者曰:季隗作为答如的一个少女,被战胜者白狄的中山部虏去,又送给重耳为妻。她与重耳恩爱相处多年,对重耳忠心不二,成为后来天下霸主晋文公的妃子。可谓是一对患难夫妻,一个因祸得福的女子。[1] 人物生平
咎如乃赤狄的一支,狄国讨伐咎如国,掳获两名绝色美女,名叔隗,季隗。时谚云:前叔隗,后季隗,如珠比玉生光辉,可以想见季隗之美。狄王便将这两个女子送给了当时逃亡在狄的重耳为妻,重耳又将姐姐叔隗送给赵衰,留妹妹季隗作为自己的妻子。在《史记》中则说季隗为姐,叔隗为妹,则叔隗 还不到十三岁,是不正确的。那时候的季隗仅刚刚十三岁(十二年后重耳离开时为二十五岁),春秋时期,不到十三岁的女子是不可以作为战俘的。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既然季隗能作为战俘带回白狄,就说明季隗是赤狄首领的女儿,因为如果是普通百姓人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早就被将士斩首或蹂躏了,哪里能带回来?所以说季隗应是赤狄的一位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