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申政变-抖音百科
甲申政变(英文名:Gapsin Coup,朝鲜文:갑신정변),也叫甲申事变,是指1884年12月4日(农历甲申年十月十七日),朝鲜开化党人金玉均、洪英植、朴泳孝等人以日本武力为后盾,在朝鲜汉城制造的一次政变。[5][4][2] 19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和日本列强纷纷前来朝鲜叩关。[6]1876年,日本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打开了朝鲜的国门,开始了一系列吞并朝鲜的行动。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从朝鲜撤走3营清兵,朝鲜上下人心动摇。日本趁机扶植朝鲜开化党人,鼓励他们争取自主的改革活动。1884年12月4日,开化党人与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合谋,在庆祝邮政局落成宴会上发动政变,袭击政府高级官吏,进而在日本驻军掩护下占领王宫,控制了国王高宗,一度建立政权并发表了新政纲。12月6日,袁世凯率领驻朝清军应邀前往镇压了这次政变,救回高宗。开化党人几乎都被杀死。金玉均、朴泳孝、竹添等人逃回日本。政变仅三日就惨遭失败。日本驻朝大使馆被烧毁,死伤数十人。[4]甲申政变发生后,不甘失败的日本通过外交途径,迫使朝鲜和清政府签订了《汉城条约》和《天津条约》,剥夺了清政府对朝鲜的宗主权,并为下一次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留下藉口。[4][7] 甲申政变虽然失败了,但它是开化派变封建朝鲜为独立、民主、富强的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首次尝试,[8]在朝鲜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开化派制订的政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自由民权思想,提出了以近代国家制度改革封建朝鲜的进步愿望,表达了君主立宪的政治思想,企图按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的模式改造朝鲜的社会和国家制度,把朝鲜建成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反映了19世纪朝鲜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开化思想和开化派的活动,还开创了朝鲜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对启蒙朝鲜人民思想、促进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开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7][4] 背景
国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