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

1950年成立的德国政党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德语: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德语缩写为CDU),简称基民盟,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最大的政党之一。[3][1]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前身是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天主教中央党。1945年12月14日至16日召开了基督教民主联盟第一次全体大会,定名党的正式名称为“基督教民主联盟”,但没有成为全国性政党。[4][1]1950年10月举行第一届联盟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基督教民主联盟,选举康拉德·阿登纳为联盟主席。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于1947年与基社盟[a]结成姊妹党,组成“基督教联盟党”,参加议会选举,组成议会党团。直到1950年10月举行第一届联盟大会才标志着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正式诞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政党。此外,从1949至1988年,民主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一直与民主德国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结盟,并接受后者的领导。在德国统一之际,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于1989年12月15日召开特别代表大会,宣布与历史决裂,并于1990年10月与前联邦德国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合并,承认基督教民主联盟的章程。从此,基督教民主联盟成为统一后德国的主要执政党。[4]随后,该党因理念僵化、组织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下降、党内政治精英严重断档等严重问题,曾一度长期下野。直到2005年,该党才在党首默克尔的带领下重返德国执政舞台。[1]2016年12月6日,德总理默克尔再度当选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5]2021年1月16日,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阿明·拉舍特当选为党主席。[6]2022年1月22日,弗里德里希·默茨为基督教民主联盟新一任主席。[7]2024年5月6日,弗里德里希·默茨再次当选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2]当地时间2025年5月6日,弗里德里希·默茨正式成为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总理。[8]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在政治上主张:政治多元化,坚持议会民主制和联邦制;坚持基督教原则和民主精神,强调德国社会独有的价值理念的复兴;坚决打击一切有组织的犯罪,反对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坚持打击纳粹仇外、排外的暴力活动,积极抑制极右翼政治力量的发展。在经济上,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张保障和促进私人财产、个人自由和真正的市场经济、推行税制改革、增进就业、经济互助(特别是与东部互助)。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在其执政的大部分时间里,对内一直坚持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对外主张加强欧洲同美国的联盟,实现以欧洲共同体为基础和核心的欧洲统一。该党一贯重视支持东欧国家的改革,谋求和它们改善关系,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1]

历史沿革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前身是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天主教中央党,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德国各地都成立了带有基督教色彩的民主政党。其部分成员从1945年3月开始制定新组织的目标,经过半年的酝酿筹备,于1945年10月提出了《莱因兰和威斯特法伦州基督教民主党的原则》,同年12月14日至16日召开了基督教民主联盟第一次全体大会,定名党的正式名称为“基督教民主联盟”,但没有成为全国性政党。[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