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蜥科

有鳞目鬣蜥科动物的统称
[liè]蜥科(学名:Agamidae),别名飞蜥科、[2]树蜥科[3],是爬行纲有鳞目下的一科[6][1]。截至2024年,根据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公布的信息,鬣蜥科下辖6个亚科,59个属,482个种以及144个亚种[1]该科动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少数种类分布在欧洲及非洲,但斐济岛、汤加岛及马达加斯加没有[7][10][13],主要栖息于荒漠、草原、稀树草原、林地和雨林[14],主营树栖或地栖生活。[10]
鬣蜥科动物体长多不超过1米,[7]体扁平,体被方形鳞,鳞片常具棱或棘,或有鬣鳞,[8][9][10]体色丰富[11],眼小,具发达的活动眼睑[12][10],四肢发达[10],尾较长,不易断[10][13]。该科动物主要以昆虫为食,少数种类(如蜡皮蜥)兼食植物,个别种类(如尼日利亚王者蜥)专食植物[10][15][16]
2021年,鬣蜥科动物中共有11个物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大耳沙蜥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其余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截至2024年,鬣蜥科动物中有499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其中10个极危(CR)、26个濒危(EN)、26个易危(VU)[4]。该科动物具有观赏性,既可作为宠物[18][14][19],亦可放置于展馆中进行观赏,[20][21][22]亦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如对林业有益处[23]、为其他物种提供洞穴[24][25]、维持生态平衡[26]。部分鬣蜥科动物(如斑飞蜥变色树蜥等)还具有药用价值[27]

起源演化

起源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