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无畏(637年-735年,Śubhakara simha),唐朝僧人、翻译家。原为中天竺(今印度一带)人。与金刚智、不空并称“开元三大士”。译有《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即《大日经》)等。[1][2][3] 善无畏是甘露饭王后裔,十三岁继为乌荼国王。但在他的兄弟们为争夺王位而展开激烈斗争时,他放弃了王位,在那烂陀出家为僧,研习密宗佛理,并在其师达摩古普塔(Dharmagupta)的授意下前往中国,开元四年(716)达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受到唐玄宗的礼遇,住西明寺,投徒译经,把密宗传入中国。他与义净合作翻译了《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Mahā-vairocana-abhisaṃbodhi Tantra)和其他重要著作,如《苏悉地密法》(Susiddhikāra Tantra)和《苏婆呼毗婆沙》(Subāhu-paripṛcchā),在中国普及早期形式的密宗佛教方面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他还是日本真言宗的宗师之一。[2][4][3] 人物生平
初登王位
善无畏生于印度乌荼国,为释迦如来季父甘露饭王的后代。他的先人来自中印度,因国难而出奔到乌荼国,当了乌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