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劳森伯格

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
罗伯特·劳森伯格(1925年—2008年)是一位美国艺术家,生于德克萨斯州阿瑟港。他在美国海军服役后,根据《退伍军人权利法》,于1947年进入密苏里州堪萨斯城艺术学院接受艺术教育,并在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学院继续学习,期间与约翰·凯奇、默斯·坎宁安、赛·托姆布雷、苏珊·韦尔等多位艺术家合作。1949年,劳森伯格移居纽约,1951年在贝蒂·帕森斯画廊举办了个人首次展览。劳森伯格于美国时间2008年5月12日夜间在家中去世,享年82岁,在此前他曾因肺炎在医院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治疗。[1]
受到黑山学院先锋实验实践和纽约晚期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劳森伯格发展出了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实践。他以开放的艺术理念,运用废弃的家居物品、商业产品、建筑废料、印刷品等各种材料,创作出视觉上的和谐与杂音。[2]
1954年,他开始创作被称为“混合绘画”的系列作品,将绘画与雕塑的语言融合在一起,抗拒着简单的分类。1963年,纽约犹太博物馆举办了劳森伯格的首次回顾展。1964年,他的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获得了绘画类国际大奖。1982年,劳森伯格的中国之行促成了他创立“劳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组织”(ROCI,1984年—1991年),通过展览项目在多个国家展示作品,推动跨文化理解。1985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1993年,劳森伯格获得了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1997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了他的大型职业生涯回顾展,该展览在全球范围内巡回展出至1999年。[3]

贡献

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年-2008),美国艺术家。其“结合画”(combines-painting),即加入喂饱的山羊和时钟等三维物体的画,推动了波普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