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良佐-抖音百科
谢良佐(1050-1103年),字显道,晚号逍遥子,学者称为上蔡先生,寿春上蔡(今河南上蔡,一说为新蔡县)人,祖籍陈留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宋朝哲学家、理学家、教育家,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同在程门,号称“程门四先生”。[1][2][3] 谢良佐出身于“陈郡谢氏[a]”,早年学习科举文章,熟读六经,博学多才。程颢[hào]知扶沟县时,谢良佐往从问学。谢良佐见程颢时自负学向广博,与程颢谈话时引证史书,不遗一字,程颢说:“贤却记得许多,可谓玩物丧志。”谢良佐听了“汗流浃背,面发赤”。元丰八年(1085年)其进士及第,历任秦州教授、应城知县等职。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受到宋徽宗的召见,因诏对时忤逆圣意,被贬去监管西京[b]竹木场。后又因言获罪,被贬为平民。[1][2]此后闲居在家,教徒授业,创立上蔡学派。[5]崇宁元年(1102年),谢良佐被蔡京构陷列入“元祐[yòu]党籍”。[6]崇宁二年(1103年),谢良佐病逝,谥号为“文肃”。[4]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从祀孔庙。[4] 谢良佐继承二程思想,而又有所发展,提出“以觉言仁”“以生意论仁”“性体心用”等重要观点。谢良佐为学驳杂不醇,思想较接近程颢。天理论上,其认为人的本心即是天之理,同时强调“穷理”“居敬”为入“圣德”之门,对南宋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产生深远影响。主要著作有《上蔡先生语录》《论语解》《上蔡先生文集》三种,后来为朱熹所订定。二程的弟子很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良佐与杨时,明末黄宗羲说:“程门高弟,予窃以上蔡为第一。”清代的史学家全祖望也说:“洛学之魁,皆推上蔡。”[1][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