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能量

物理学术语
光子能量是能量单载光子,光子的能量与电磁辐射频率成正比,因此,等价地,与波长成反比;光子频率越高,能量越高,同样地,光子的波长越长,其能量就越低。[1]光子能量最高达到一千四百万亿电子伏特,即1.4×1015电子伏特(eV),或1.4拍电子伏特(PeV)。[2]
光子能量可以用任意一种方法来表示能量单位,[1]一般用电子伏或其适当的倍数为单位来说明;其量值一般用于描述较高光子能量的辐射,如x射线、y射线和宇宙射线辐射。[3]

计算公式

,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v为光的频率。普朗克常数的值约为:
 ,单位为焦(J)·秒(s)。
早在1900年,M.普朗克解释黑体辐射能量分布时作出量子假设,物质振子与辐射之间的能量交换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能量为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进一步提出光波本身就不是连续的而具有粒子性,爱因斯坦称之为光量子;1923年A.H.康普顿成功地用光量子概念解释了X光被物质散射时波长变化的康普顿效应,从而光量子概念被广泛接受和应用,1926年正式命名为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