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谨

北魏、西魏、北周著名将领、战略家
于谨(493年-568年),字思敬,本姓万忸于氏,字思敬,小名巨弥,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镇南将军于栗磾六世孙、陇西太守于提的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名将和战略家,八柱国之一。[1][2][3]
于谨出身于官吏世家。北魏正光四年(523年),于谨任长流参军,随广阳王元渊镇压六镇起义。他通晓铁勒语言,单骑招降西部铁勒部酋长乜列河等三万余户,并设伏大败前往拦击乜列河的破六韩拔陵,因功受封积射将军。于谨还参与镇压鲜于修礼葛荣、万候丑奴起义,被拜为征房将军。太昌元年(532年),于谨随大司马尔朱天光大战高欢韩陵山,兵败继而投降于宇文泰。永熙三年(534年),于谨向宇文泰献策“建都关右,挟天子以令诸侯”,被采纳,之后被任命为阁内大都督[2][4]
同年,北魏相继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大统三年(537年),于谨参与沙苑之战,被封为常山郡公,拜丞相长史、大行台尚书、太子太保。后来于谨领军灭亡南梁,攻克江陵,杀死梁元帝,扶植萧詧西梁皇帝,因此也被封为新野郡公。[2][4]宇文觉即位后,于谨进封为燕国公,任职太傅、大宗伯,立为三老,参议朝政,官至雍州牧。北周天和三年(568年),于谨去世,享年76岁。追赠原官职,加授使持节、太师、雍恒等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谥号文。[1][4]

人物生平

王佐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