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

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
汽轮机(Steam Turbine)是以蒸汽为工质并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热力透平机械。[3][2]
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很不完善的原始结构在很早以前就已产生,如中国的走马灯、古埃及的希罗球等。1883年,瑞典工程师拉伐尔制造了单级冲动式汽轮机。次年,英国工程师帕森斯制造了多级反动式汽轮机。1896年,美国工程师冠蒂斯制造出速度级汽轮机。1902年,法国拉托教授制造出多级冲动式汽轮机。这些以不同理论制造的各种形式原型汽轮机建立了汽轮机发展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汽轮机在动力工业和舰船上作为主机得到广泛应用。[4]1955年,中国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机在上海汽轮机厂试制成功。[1]截至2000年,汽轮机发电占全球发电量的近三分之二。[4]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是以蒸汽为工质,并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功。[5]汽轮机主要分为静止部分、转动部分和附属装置等三大部分,可根据工作原理、工质流动、转子轴线位置、汽缸数目等标准分类。[6][4]该机器的优点是工作稳定、维护简单、工作寿命长、工质流速高、制作工艺成熟等,缺点是装置复杂、耗油率高、相对重量指标高、机动性差等。[4] 汽轮机在能源、电力与动力工程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主要技术发展趋势包括采用大容量机组、提高主蒸汽初压和初温、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提高机组的运行可靠性等。[3]

简史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