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宣

北魏官吏
裴宣(454-511年),北魏官员,字叔令,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他是闻喜康公裴骏的儿子,裴务裴修的弟弟。裴宣博学善辩,举秀才出身后,受到司空李䜣尚书仆射李冲的赏识和器重。在孝文帝时期,历任主客郎中、都官郎中、员外散骑侍郎等职务。他还参与了兴建和迁都洛阳的工作,担任采材副将等职务。后来,他历任司空咨议参军、司州治中司徒长史、司州别驾,总理司州事务。在宣武帝时期,裴宣被授予太中大夫、河东郡中正等职务,并升任太尉长史。他还外任益州和南秦州刺史,用心安抚羌族氐族,深得人心。裴宣于永平四年(511年)病逝,享年五十八岁。他被追赠使持节、左将军豫州刺史,并谥号为定(穆)。

基本介绍

裴宣知识广博颇有辩才,早年就很有声誉。少年时丧父,侍奉母亲和兄长,以孝友著称。裴宣举为秀才之后,来到京都,拜见司空李讠斤,同他在一起谈话,从早上谈到夜晚,李讠斤对他嗟叹不已,称赞不绝。司空李冲颇有鉴识人才的能力,见到裴宣后对他十分器重。
高祖在位之初,征召裴宣为尚书主客郎,令他与萧赜派来的使者颜幼明、刘思效、萧琛范云等人对应交接。后来裴宣转任都官郎,迁任员外散骑侍郎。旧有的法令规定这个职位与吏部郎同班。高祖曾经聚集佛门僧人宣讲佛经,命裴宣论证疑难,他的议论很有造诣,高祖非常赞赏。迁都洛阳的时候,朝廷以裴宣为采材副将。裴宣承奉使命很合皇帝的意旨,朝廷让他担任司空咨议参军的官职。这个官职解除以后,转授他为司州治中,兼司徒长史,又转任别驾,仍旧任长史。裴宣聪明敏锐而有才干,总摄州府之事,从来没有迟滞和差错,远近之人都称道他。
世宗在位之初,授任裴宣为太中大夫,兼本郡中正,仍任别驾之职。又任司州都督,迁太尉长史。裴宣向朝廷进言说:“自从迁都以来,凡是布阵作战之处,以及收军回兵的道路上,所有尸体骸骨没有被人掩埋的,请求下令各州郡戍派人巡检,妥为掩埋。并且明令各个送出兵丁的乡里:谁家有人死于戎役的,都让其招魂复魄,祭祀其亡灵,免除其一年的租调;家人受伤残废的,免去其兵役。”朝廷同意了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