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树杞-抖音百科
刘树杞(1890年-1935年),字楚青,湖北蒲圻县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3月18日出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工程专家。他曾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和密西根大学攻读化学工程,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归国后,刘树杞在多所大学担任重要职务,并对中国的化学教育和科研做出了显著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制革学和电化工程领域。1935年因病逝世于北平,享年45岁。 人物生平
1921年回国,任厦门大学教务主任和理科主任。在任期间曾和鲁迅有过交道。 1928年春任湖北教育厅厅长,7月任国立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8月任代理校长。与李四光一起选定珞珈山为新校址。这一决定使武汉大学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1929年3月辞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及武汉大学代理校长职,申请到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甲种研究补助金,再度赴美,专门研究制革学及电化上程,撰成“以电解法制造铍铝合金”重要论文,解决了航空工业、机器制造业方面的诸多问题。在制革方面,对矿物鞣[róu]革、植物鞣革,都有精确的测定和研究。其成果受到欧美学术界重视,报刊争相刊载,并在美国商部注册。1930年夏回国,任中央大学化学系主任兼代理学院院长,亲自筹划和指导安装熔盐电化学实验室设备。次年夏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理学院院长,广延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执教,提倡科学研究。并主持建设制革和电化实验及科研室。 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