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禄(1854年—1900年8月13日),字寿三,回族,甘肃河州(今临夏县)韩家集阳洼山人,爱国将领,简练军统领。[1][2] 光绪元年(1875),马福禄乡试武 场名列第一。次年省试考取武举人。[2]光绪六年(1880),他中武进士,留在北京当皇宫侍卫。[1]光绪二十年(1894)冬,马福禄倾全家之力组织乡勇团练,后又组织“安宁军”,协助河州总兵汤彦和、喀什噶尔 提督董福祥等血腥镇压河湟反清起义的群众。光绪二十三年(1897),董福祥调任武卫军统领到京师任职后,马福禄也率其简练军(由安宁军改称)进卫京师,驻防在正定(今河北省定县)。[1][2] 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朝政府向入侵国土的八国联军宣战。马福禄所率简练军奉调入京守卫。七月初,帝国主义列强又集结两万重兵,向北京发动进攻。马福禄奉命守卫正阳门。侵略军集中炮火向城楼猛轰,把四层的箭楼削为两层,正阳门失守。十二日,马福禄率敢死队与攻城英军激战,接连攻取敌人9个栅卡。十三日晚,马福禄的左臂中弹负伤,他冒着大雨率领敢死队闯入侵略军阵地,在即将冲入使馆时,马福禄不幸中弹,为国捐躯,时年46岁。为表彰马福禄,清朝廷追封马福禄为振威将军,谥忠烈。马福禄牺牲后就安葬在三里河清真寺界内的三里河回民墓地。[1][2] 马福禄在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力赴国难,舍生忘死,血战廊房、正阳门,最后为国捐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2]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