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黼

北宋末年大臣、宰相
王黼[fǔ](1079年一1126年),原名王甫,字将明,河南开封人,北宋末年大臣、宰相。[1]
王黼在崇宁年间考中了进士,被调任为相州司理参军,并参与了《九域图志》的编修工作。当时,何志同负责领导这个局,他很喜欢王黼,于是向自己的父亲蔡执中推荐了他。在何志同的推荐下,王黼被提拔为校书郎,后来又升任为符宝郎、左司谏。蔡京重新担任宰相,感激王黼曾对自己的帮助,于是任命他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从校书郎到这些职位,王黼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1]
蔡京与郑居中不和,而蔡黼又与郑居中交好,这让蔡京感到不满。其时国家财政困难,各班的禁军因为军饷和犒赏未能如期发放,纷纷前往左藏库喧闹抗议。蔡京想借此机会给蔡黼定罪。蔡黼得知此事后,立即在各军营张贴告示,明确告知他们军饷和犒赏将在某月某日发放,士兵们看到告示后便都散了,蔡京的阴谋未能得逞。[1]
金兵进入汴京,蔡黼带着妻儿逃跑,宋钦宗下诏贬他为崇信军节度副使、籍没他家。吴敏李纲请求杀王黼,此事交由开封尹聂山处理,聂山与王黼宿怨未解,就派人将其杀害。[1]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