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河

台湾北部淡水河的支流之一
基隆河,位于台湾北部,是淡水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本身发源于台北县平溪乡的分水仑,河长86.4公里;但其水系最远源流则为其支流芊蓁林溪,发源于狮公髻尾山(又名火烧[liáo]山)东偏北侧标高约560米处,水系河长约96公里,流域面积约493平方公里。主流流经瑞芳镇、基隆市、汐止市、再进入台北市,流经南港区内湖区松山区中山区士林区大同区北投区,最后于关渡汇入淡水河。[1]虽以“基隆”为名,但实际上主流及其支流主要分布于新北市与台北市,实际流经基隆市之河段仅约15公里(占15%)。

旧名

基马逊河(Kimazon)、里族河(Ritsouquie)、峰仔峙港、大隆同溪、内港北溪、鸡笼河、基隆溪川、基隆溪、基隆川。

防洪问题

基隆河的河道曲折,且上游的平溪山区为台湾雨量最多的地区,因此每当台风或豪雨来袭时,易造成下游地区的水患,故进行两次基隆河截弯取直工程。第一次处理士林段的基隆河,原河道改建为基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