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家遗址-抖音百科
简介
林家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锁南坝西12公里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台地上。1976年发现,1977-1978年发掘秋梁地、破四格、阴洼坡子三处,前两处地埂上发现大量彩陶片和残石器。阴洼坡子崖边地表1米以下有1-2米厚的灰层,内有大量彩陶片、残石、骨器。彩陶片复原有钵、盆、罐、壶、瓶等器形,施黑彩,花纹有平行线夹圆点纹、勾叶纹、网格纹等。陶质细腻,陶色橙黄,器表打磨光滑。曾发现房址几十座,窑址五处及窖穴多处。出土大量彩陶、石器、骨器及炭粟、麻籽等农作物。还出土铜刀一把(长12.7厘米,宽2.5厘米)。林家遗址属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存。遗址位于甘肃省东乡县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东岸台地。该遗址地势平坦,高出河床约 30 米,隔河与临夏市上庄遗址相望。总面积约6.6 万平方米。其主体遗存为马家窑类型,台地东缘有少量的齐家文化遗存。发现的马家窑类型房址中的早期房屋均为凸字形半地穴建筑,门向大夏河。中期房址的房基经平整夯筑,半地下浅穴,仅有一个浅坑低圈灶址。晚期出现平地筑墙建房或室内分隔小间,室外续建前后相连小屋的建筑形式。灰坑多为袋状窖穴。发掘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有2000 余件,陶器有钵、碗、罐、壶、瓶等,其中的泥质红陶大多为彩陶,均为黑彩,饰有平行线纹、圆点纹、网格纹、叶网纹。石制工具有刀、斧、铲、镇、凿、锥、纺轮、网垂等10 余种,且磨刃锋利。骨制工具有骨锥、骨针、骨竿和极具特色的骨柄石刃器,精细实用。这里出土的一件铜刀,由锡青铜模铸而成,刀身薄厚均匀,短柄长刃,长12.5厘米,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器,距今约五千年,它的发现把我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林家遗址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