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野蛞蝓

侵害作物的蛞蝓科动物
白菜野蛞蝓属于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的一种生物,也被称为鼻涕虫。[1]成年个体伸直时体长可达30至60毫米,宽度约为4至6毫米。这种蛞蝓体型长梭形,表面光滑且没有明显的外壳,质地柔软。

形态特征

白菜野蛞蝓的体表颜色多样,可能是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它们具有两对触角,其中下方的一对较短,大约1毫米长,主要负责感知功能,称为前触角;上方的一对较长,长度约为4毫米,顶端带有眼睛,称为后触角。
白菜野蛞蝓的口腔内部有一组角质齿舌。在其背部前端有一个外套膜,约占整个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边缘卷曲,内部包含了一个退化的贝壳,上面可以看到明显的同心圆状生长线。这些生长线的中心位于外套膜的后端右侧。呼吸孔位于体侧前方,周围有一些细小的颜色线条环绕,嵴部较为平缓,分泌出的黏液无色。[2]在右触角后方约2毫米的位置是生殖孔。
白菜野蛞蝓的卵呈椭圆形,坚韧且富有弹性,直径在2至2.5毫米之间,最初呈现白色透明状态,能够看到卵核,即将孵化时颜色会加深。刚孵化出来的幼体长约2至2.5毫米,呈淡褐色,形态与成体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