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督运图

清朝乾隆年间绘制的绢本设色
《潞河督运图》绘制于清朝乾隆年间,为绢本设色,画卷徐徐展开,只见狭长的漕运河道首先映入眼帘,河道上漕船穿梭,河道两岸桃红柳绿,田园、农舍、店铺、寺庙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的商贾、官吏、船工,一派繁忙景象,整幅画卷竟然长达6.8米,内容洋洋洒洒。

作品简介

画卷的引首篆题“潞河督运图”。潞河又称北运河,督运,是指官员在河道中督察繁忙的漕运秩序,也就是说,这是一幅记录清朝乾隆年间潞河漕运经济、商贸及民俗盛况的画作,《潞河督运图》的卷尾处,有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朱启钤先生的题跋。文中说:“《潞河督运图》,意味尤近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之作,允为国家重宝。”两幅画卷同样气势恢宏,风格写实细腻,《清明上河图》长约5.28米,画卷上人物近千个,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画中每个人物、景象,都安排得疏密有致,恰到好处。《潞河督运图》长约6.8米,绘有官船、商船货船渔船等各类船只共64条,图上河道两岸还有码头、衙署、店铺、银号、酒肆、民宅、粮仓等各种建筑,可谓琳琅满目,此外,《潞河督运图》中各种人物共计820人,极富生活气息。同为巨幅画卷,《潞河督运图》与《清明上河图》又有着明显的不同,《清明上河图》绘制于北宋宋徽宗时期,内容描绘的是当时的都城汴梁的繁华景象,汴梁地处黄河边,最重要的河流就是汴河,汴梁的街巷很多都是沿汴河修建,汴河两岸是汴梁最具代表的景致,张择端就以汴河为背景,创作了这幅《清明上河图》。《潞河督运图》绘制于清乾隆年间,展现的是潞河及两岸的热闹景象。
潞河具体指的是从北京通州北关闸为起点,一直通到海里,这段河道就叫潞河。潞河,是中国元明清三朝的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看,河道各种船只有的扬帆离岸,有的落帆停泊码头,拉纤的,卸货的,推小车的,清晰可辨。岸上的古通州城内,仓库、商号、酒肆林立,既有京东商贸中心的繁荣气象,又有水陆教会枢纽、民生百态的真实写生,不愧是一幅反映运河漕运经济的艺术杰作。

创作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