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representation)是指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同一事物或信息可以有不同表征方式。比如“花朵”这一概念,既可以用“花朵”一词表征,也可以用一张花朵的图片表征。[1]
表征在很多领域都有研究,如哲学、心理学、图形学、语言符号学以及艺术等学科,不同领域对表征的界定各不相同。[2]
表征最初用于心理学,是指能反复指代某一事物的任何符号或符号集。在表义的符号体系中,人们使用一个物体或符号代表另外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使其(被代表的对象)进入文化层面。比如,有人把在海边捡到的卵石或贝壳放在家中供自己欣赏。那么,这时的物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物体的概念,而是代表某种东西,比如大自然、海洋或其他联想。[3]当某一事物缺席时,表征可代表该事物。[4]
表征也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称为心理表征或内部表征。这时表征不仅指信息在头脑中的编码方式,[4]还指这些代码的组织形式。[5]它是能把某些实体或某类信息表达清楚的形式化系统,以及说明该系统如何行使 其职能的若干规则。[4]记忆中表征知识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一定心理结构的网络,这个心理结构就是图式。[5]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表征的含义拓展,分为内部表征和外部表征。内部表征是指存在于学习者头脑里而无法直接观察的心智表征或学习者拥有的心智结构,譬如个体在头脑中建构数学对象的心像等;外部表征是指以语言、文字、符号、图片、具体物、活动或实际情境等形式存在的表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