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单位制(法语:Le 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符号:SI)是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批准采用的基于国际量制的单位制,包括单位名称和符号、词头名称和符号及其使用规则。[1]国际单位制源自公制或米制,旧称“万国公制”,是现时世界上最普遍采用的标准度量衡单位系统,采用十进制进位系统。[2] 国际单位制以七个基本单位为基础,由此建立起一系列相互换算关系明确的“一致单位”。另有24个基于十进制的词头(前缀),当加在 单位名称或单位符号前的时候,可用于表达该单位的倍数或分数。[1][3]
国际单位制源于法国大革命期间所采用的十进制单位系统──公制;现行制度从1948年开始建立,于1960年正式公布。它的基础是米-千克-秒制(MKS),而非任何形式的厘米-克-秒制(CGS)。[4][5][6][7]2019年之前,普朗克常数、基本电荷常数、玻尔兹曼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并不是先验定义的,而是精确测量的量。2019年,基于这些测量结果,国际科学理事会数据委员会(Committee on Data of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CODATA)建议了上述常数的最终固定值,用于国际单位制,以确保与之前基本单位定义的连续性。[8] 历史
早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