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水獭[tǎ],半水栖动物。身体细长,四肢短小,勇猛而灵活。趾间有蹼。鼻孔呈瓣膜,在水中可以闭合,以便水中潜游。毛短而密,不沾水。主要栖息在智利沿海一带和河流湖泊边上。除了主食鱼类以外,也兼吃蛙、蟹、水禽和其它小型哺乳动物,有 时也吃一些植物性食料。有建造水坝作为巢穴的习惯。它们傍水而居。常独居,不成群。一般有一定的生活区域。往往在一个水系内从主流到支流,或从下游到上游巡回地觅食,亦能翻山越岭到另一条溪河,洪水淹洞或水中缺食时也常上陆觅食,滨海区的水獭尚有下海捕食的习惯。 简介
智利水獭是食肉目鼬科的1属,体长0.5~1米,体重3~20千克;尾粗长,一般超过体长的1/2;趾间均具蹼,类似鸭掌。水獭的游泳能力强,速度很快,主要动力为肌肉发达的长尾上下摆动,而后肢划水则起掌握方向的作用。在游泳中可左右翻转,上下自如。一次潜水可长达6~8分钟,惯于在水里追捕鱼群。水獭的鼻孔和耳道口均生有小圆瓣,潜水时能关闭以防水侵入。眼亦具特殊结构,以适应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水獭类全身毛被褐色,体毛短而致密,富有光泽,耐水浸,易干燥。 智利水獭栖息在河流、湖泊岸边、海岸及附近岛屿,从不远离水域。多穴居,繁殖期的洞穴多在岸边岩石缝或树根下。一般有两个洞口,其中一个开口在水下,活动范围较大,常在水质清澈或杂物少的水面觅食,以鱼蟹、蛙等为主,也吃小爬行动物、蚌、水禽和小哺乳动物。遇到鱼群或成群的水禽时,往往大批咬杀,其数量超过进食量。饱食后在岸边或沙滩上休息。全年繁殖,怀孕期2~3个月,每胎产2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