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

土壤的一种
黑土是土壤的一种。黑土亦称“淋溶黑钙土”或“暗色草甸土”“草甸黑钙土型土壤”。黑土是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区草甸植被下(五花草塘)形成的无石灰性的黑色土壤。根据成土过程与发展方向,黑土可划分为黑土、草黑土、表潜黑土和白浆化黑土四个亚类。中国的黑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两省,集中在松嫩平原东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山前台地上。黑土土壤上部有一个厚达30厘米以上的黑色腐殖质层,质地中等,下层较为粘重,无钙积层,但有铁、锰结核,多呈微酸性反应。黑土的有机质含量4~10%,腐殖质组成以胡敏酸为主,土壤结构良好,交换量大,盐基饱和度高,粘粒硅铅率约为2.6~2.8。黑土肥力较高,宜于农、林、牧各业发展。[1]
中国东北地区在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经过耕作熟化,具有深厚而肥沃黑土层的土壤,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中部平原和波状起伏的漫岗地上。黑土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都高。黑土表层疏松,通气透水,底土粘重,保水保肥,土壤结构良好,易于耕作。黑土为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业土壤。[2]
黑土多数是在洪积黄土粘土母质上发育起来的,植被为草甸类型的五花草塘。黑土的剖面分为腐殖质层,又叫A层或黑土层。黑土层厚度一般可深达30~100厘米,呈灰褐色或深灰色,大部分为团粒结构,质地比较疏松;其下为淀积层,又叫B层或心土层,无石灰反应,有铁锰结核和白色粉末状碳酸盐物质出现,淀积层厚度一般为30~50厘米,呈灰棕和黄色;最下为母质层,又叫底士层,以棕黄色为主,为黄色粘土层。黑土潜在肥力很高,呈中性反应,开垦后,土壤含水量降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有效养分有明显增加,耕种5~10年左右的黑土,即或在一般耕作条件下,也能使作物维持较高的产量水平。黑土地区盛产大豆、春麦、高粱、马铃薯等。黑土地区要防止春旱秋涝,注意保持水土,结合农田规划,设置林带,保持土壤肥力不断得到提高。[3]

物种简介

黑土(phaeozem) 温带湿润气候草原草甸植被条件下形成的均腐殖质土壤。曾称退化黑钙土、变质黑钙土、淋溶黑钙土、灰化黑钙土、黑钙土型土、湿草原土和暗色草甸土等。1958年中国第一次土壤普查采用农民土名,改称黑土;1963年中国土壤分类系统(草案)把黑土和黑钙土分为两个独立的土类。在1978年的中国土壤分类中列入半水成土纲的黑土土类;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1988年)中划归均腐殖质土纲的黑土土类;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1991)中属于均腐殖土土纲,湿润均腐殖土亚纲,黑土土类。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1975)中,黑土归于软土纲的粘化冷凉软土、弱发育冷凉软土、粘化湿润软土和弱发育湿润软土等土类,在1988年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也列为黑土(phaiozem)。黑土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分布面积较大。中国的黑土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中部及东部的波状起伏台地三江平原的森林草甸和草甸草原地区。耕地面积约1000万公顷,为重要商品粮(豆)基地,本区尚有可垦荒地约330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