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1980年在兰州建立的协会
甘肃书法家协会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省的专业书法团体(政府体制内)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甘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武威汉简、甘汉简、敦煌写经等丰富的书法史料,在国内外影响巨大。遍布全省的名人墨迹,以及张芝索靖等大家对中国书法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代又产生了魏振皆丁希农等一批书艺精湛的名家。改革开放以来,在甘肃书协及广大书法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甘肃书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20多年来,甘肃书协共举办各类大型展览百余次,影响广泛。在全国的大型书展及理论研讨会上,入展获奖人数也逐年上升,还出版了一批专业性很强的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论著,形成了阶梯形的书法理论队伍。
2003年举办了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活动,这是全省第一次举办大型书法艺术节,展出了以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为龙头的10个展览及相关的活动,展出作品2090幅,出版了《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作品集》、《敦煌书**文集》、《首届甘肃张芝奖作品集》等。2004年设立了甘肃书法奖励基金,以对在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上有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甘肃书协现已发展全国会员73人,省级会员913人。现任主席张改琴,驻会专职副主席翟万益,秘书长路学军。[1]

委员会

根据《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章程》规定,参照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委员会设置方案,为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建立规范有序的决策和论证机制,完善评审、创作、研究和发展职能,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增强专业性、学术性和权威性,努力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甘肃书法事业新局面,促进书法事业的全面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对原有专业委员会进行调整,决定成立艺术指导委员会,下设17个专业委员会。在调整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民主和择优的原则,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体现代表性、区域性和工作需要,在各团体会员推荐的基础上,经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充分酝酿,甘肃省书协办公会提出了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及下属的17个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人选名单,同时,由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各市州书协、各产业文联推荐,在各市州、各产业书法活动中积极组织、工作成绩显著者;以及以省文联人才库资料为准,在全国展中入选、获奖或在省展中获奖的作者分别担任各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