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电点

分子表面不带电荷时的pH值
等电点是指两性离子正负电荷数值相等时的溶液pH值。[1]
等电点只存在于带电荷的物质中,包括为两性电解质的氨基酸和蛋白质。根据各种蛋白质及氨基酸等电点的不同,其等电点也不同,通常与其所含的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的数量比例有关。[1]
等电点与蛋白质性质有关。在一定pH值的缓冲液中所带电荷不同可将蛋白质进行电泳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将待分离的生物分子置于电场中,这些分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动。根据生物分子的电荷性质和大小,它们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了生物分子的分离。特定pH条件下,当蛋白质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时,蛋白质在电场中不会向阳极阴极移动。通过电泳,可以确定蛋白质的等电点,也可以将具有不同电荷性质、大小和形状的蛋白质分子有效地分离和纯化。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黏度、渗透压及膨胀性等性质也都最小。[2][1]

简介

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