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融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
诸葛融(204年后—253年),字叔长,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大将军诸葛瑾三子,太傅诸葛恪诸葛乔之弟。[1]
诸葛融生于尊荣显贵之门,年少骄傲放纵和享乐,喜好学习章句,但好而不精通,性格宽容且技艺多。他多次以平民身份参加朝会,后来拜骑都尉。赤乌年间,新都都尉陈表死后,孙权以诸葛融代替他的职务。赤乌四年(241年),诸葛瑾逝世,诸葛融继承宛陵侯爵位,并且代为带领父亲的部队,驻守公安。孙权死后,诸葛融任奋威将军。建兴二年(253年),吴主孙亮孙峻诛杀其兄诸葛恪后,诸葛融也遭到围困,最终饮药自杀。[1]

人物生平

少而骄乐

诸葛融字叔长,是诸葛瑾之子、诸葛恪之弟。因诸葛瑾的关系而受孙权宠信,家中富贵,因此年少时骄乐。他的学问博而不精,为人宽容,多才多艺。数次以平民身份朝见孙权,后被孙权拜为骑都尉。诸葛瑾为大将军时,诸葛恪、诸葛融兄弟皆统率兵马、督领将帅。赤乌年间,诸郡出人马,新都都尉陈表吴郡都尉顾承各率所领人马会于毗陵屯田,男女各数万人。陈表病逝后,孙权让诸葛融接替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