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王晓东,1963年出生于河南新乡。[1]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资深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a]
1975年9月,王晓东进入新乡市第三中学读初中。初中毕业后,王晓东进入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1980年,王晓东从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3]1984年,王晓东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4]1995至1996年,王晓东在艾莫里大学任助理教授,独立领导实验室,开始研究细胞凋亡的生化途径。1996年,他回到西南医学中心,历任生化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后成为终身教授。1997年起,他成为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5] 2000年,王晓东成为smac细胞的发现者。[3]2003年4月,王晓东被聘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6]2004年,王晓东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2011年春天,王晓东开启了创业之路——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7]2013年12月,王晓东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8]2023年11月13日至18日,王晓东出席了在香港科学园举行的首届香港桂冠论坛。[9]2024年8月6日,王晓东实验室与郑三多实验室合作,在Cell Metabolism上发表题为“Zinc transporter 1 functions in copper uptake and cuproptosis”的研究论文。[10]
自1995年以来[a],王晓东主要致力于人体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王晓东领导的实验室发现了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生化通路与其作用机理。2004年,王晓东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王晓东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2014年,王晓东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会员,并获得多项国际生物研究奖项。[4]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