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旅游区

位于阳谷县城东16千米处的国家AAAA景区
1
4
景阳冈旅游区位于聊城市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境内,传说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总占地面积33.3公顷,是水浒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5][1][4]景阳冈旅游区内有龙山文化城遗址,主要景点有“武松打虎处”石碑、“三碗不过冈”酒店、武松庙等。[2][6]景阳冈旅游区门票价格每人次30元。[7]
相传后周皇帝为除水患的宰相李谷赐御碑,碑文上的“李谷学禹居山冈,脚登大堤面朝阳。亲手绘下好风景,万人歌唱李宰相。”头三句尾字倒念,便是“景阳冈”。[8]1998年,阳谷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景阳冈游览区建设,景区布置按照《水浒传》描写的环境,体现出了景阳冈当年的“荒、乱、散”特点。还建设了景阳湖,堆积起高近40米的土山,山顶修建了武松庙。[9]
1973年以来,经山东省考古队多次试掘,认定景阳冈为“龙山文化”遗址。[10]1977年,景阳冈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2001年,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2010年,景阳冈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1]

历史沿革

后周世宗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张秋一带连降暴雨,黄河决口,洪水泛滥成灾,平地一片汪洋,百姓为了躲避洪水都躲到东沙[]堆上。后周皇帝闻讯后,派宰相李谷亲临阳谷,指挥修复阳谷到张秋的大堤以除水患。李谷率十万人马,人挑船装,一口气挖去了九岭十七堌堆,终于将大堤修好,治服了洪水,他却积劳成疾。李谷堵塞决口成功后,皇帝亲自到阳谷欲给李谷庆贺行赏,不料李谷病重而逝。人们念其治理水患,感其恩德,人人为他披麻戴孝。李谷的事迹感动了皇帝,于是顺从民意将李谷葬于东沙堌堆之上,并亲赐御碑一通立于幕前,碑文写道:“李谷学禹居山冈,脚登大堤面朝阳。亲手绘下好风景,万人歌唱李宰相。立碑卧地根基重,世世有人祭灵堂。宫廷均识英气在,名流千古万人扬。”人们为了纪念李谷,将碑文的头三句尾字倒念,便是“景阳冈”。从此,东沙堌堆改名“景阳冈”,延用至今。[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