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芒·马罗

克莱芒·马罗
法国诗人。曾在昂古莱姆玛格丽特及其弟弗朗索瓦一世的宫廷任职。因涉嫌与宗教改革派有联系,屡次逃亡意大利。1539~1543年期间,在约翰·加尔文的指导下,将《圣经》中的赞美诗译成法文。并写下法国第一首十四行诗。其诗歌成就标志着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

人物生平

克莱芒·马罗(Clément Marot,1496~1544)是16世纪法国第一个有突出成就的诗人,开创了16世纪法国诗歌的先河。他继承了中世纪的优秀传统,又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启发和影响了七星诗人及后代其他诗人,他是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性诗人。
马罗生于法国卡奥尔,父亲是王后的秘书,也是一位大韵律家和宫廷诗人。马罗从小就在父亲指导下读书写诗,后来又得到当时的名诗人勒梅尔的指点。他以翻译古罗马诗歌而步入诗坛,入宫当侍从后,他一边苦读一边写诗献给国王及王室成员,由此而博得国王的欢心。马罗前期的诗深受韵律家的影响,精巧典雅,格律严谨,但日后机趣幽默的风格此时已现端倪。他善于把自己的不幸和痛苦编成故事入诗,[]揄嘲讽自己,以此取悦权贵。1519年,他被推荐给国王的姐姐玛格丽特。玛格丽特爱好文学,思想开明,成了马罗强有力的保护人之一。马罗的一生颇多挫折,多次入狱,屡遭追捕,并险些被处死;幸而得到玛格丽特等一大批权贵的庇护和救助。马罗十分感激他们,常写诗颂扬他们的皇恩大德,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同时,他也以诗作为武器,抨击和讽刺抓他判他的法官和司法机构,揭露司法黑幕。他往往把谴责司法当局和颂扬王室的神明结合在一起,既巧妙地奉承了王室,又掩饰了攻击和讽刺。

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