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柏(Sabina chinensis L Ant.),[3]学名圆柏,因树冠呈尖塔状圆形故称圆柏,别称刺柏、红心柏、珍珠柏等,为常绿针叶乔木,高可达20米。[4]原产我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在北京城郊、公园、绿地、风景区及庭院内都有栽植。[3] 桧柏的树皮呈灰褐色,纵向开裂并会脱落条片。其幼树的枝条通常斜向上伸展,小枝则笔直或稍带弧形弯曲。桧柏的叶子有两种类型,幼树的基部萌蘖枝上全是刺形叶,而壮龄树则同时拥有刺叶和鳞叶。随着树龄的增长,刺叶逐渐被鳞形叶取代,这些鳞形叶紧密排列且交互对生。[4]
桧柏是雌雄异株的植物,雌花和雄花均生长在枝的顶端,花期在4月。其球果接近圆形,表面覆盖着白粉,于翌年11月成熟,呈褐色。这种树种既喜欢光照,也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它耐寒且耐热,对干旱和潮湿都有一定的抗性,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可以在酸性、中性或碱性土壤中生长,但更喜欢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4] 桧柏的根系深入土壤,侧根发达。它对多种有害气体具有一定的抗性,是针叶树中对氯气、氟化氢和二氧化硫抗性较强的树种。在我国,从内蒙古和沈阳以南到两广北部,从滨海省份到四川、云南都有分布。其生长速度适中,寿命长达数百年以上。[4]桧柏的繁殖一般多用播种方法,其种子于12月份以后陆续成熟,即可采集、晾晒、碾压,经风选和水选得净种,净种率为20~25%,每市斤有种子30000粒左右。由于桧柏种子有隔年发芽的习性,未经处理的种子春播往往不能发芽,因此播种前,需作促芽处理。[3]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