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永厚-抖音百科
黄永厚9岁能做壁画,13岁时被选入湘西花垣江防总队任宣传兵。1944年,因画《诺曼底登陆》获得嘉奖,晋升为中尉。1945年,考入黄浦军校武冈分校。1949年底,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军三十师文工队。[2]1952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11]1953年,到北京准备报考中央美术学院。195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7年,毕业后放弃国家分配的工作,到广州靠画户外广告谋生。1960年,在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执教。“文革”期间受到审查,被关进“鬼棚”。1968年,被借调到《安徽画报》做摄影记者,期间创作绘画作品《磨斧深谷》《石虎行》《白马图》等。[2]1979年,在上海举办个人首次画展。[12] 1983年,黄永厚从合肥工业大学辞职,到中国画研究院代课,定居北京,成为自由画家。1984年,成为安徽省书画院一级画师。1988年10月,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2]1991年起,与作家陈四益合作创作文图,陆续在《瞭望》《书屋》等杂志上刊载。[1][13]1997年至2005年,先后出版专著《黄永厚文画》[14]《头衔一字集》[15]及《冰炭同炉》。[6]2006年6月起,为《读书》文画专栏作画。[16]2007年,出版专著《黄永厚画集》。[5]2011年至2012年,出版与陈四益合作专著《忽然想到》[17]《错读儒林聊斋索图》[18]及《魏晋风度》[19]。2014年,出版专著《渐江和我们》。[4]2015年,因健康原因在《读书》杂志停笔。[16]2018年8月7日,在安徽合肥去世,享年91岁。[1] 黄永厚属于中国画中的“文人画”派,被誉为“文真、字古、画奇”的当代水墨画家,用画笔来思考,关注心灵,关注当下,关注社会问题,是黄永厚画作的美学特征。他原习油画,后改水墨画。国画远师南宋,国学基础深厚,艺术见解独特。他的作品以“不从俗流、画如时评、长跋入画、幽默讽刺”为创作理念,除少量花卉和山水外,题材多取自历史典籍和民间传说人物,并将这些人物与时代联系,赋予新的生命,借古喻今,具有时代意义。主要美术作品有《磨斧深谷》《女娲》《更射不人》《石虎行》等。[1][20][21] 人物生平